种植牙周围的组织重建
有说法是多年佩戴可摘义齿容易导致牙槽骨吸收,而种植牙不会。但是没有提过冠桥修复方法对牙槽骨的影响。如果冠桥也会使得牙槽骨吸收,那么岂不很容易在瓷桥和牙龈中间多出一条缝? 种植牙的成功需要牙槽骨和种植体紧紧长在一起,而牙槽骨的再生依靠牙周膜上的成骨细胞,并且种植体表面并没有牙周膜。这种看似矛盾应该如何理解呢?
知乎网友wstcbh:
“种植牙是否能延缓牙槽骨吸收?”这真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答案是能也不能,要看你说的是哪种情况了。
我年前上大学的时候被老师教的,和我跟患者说的都是“延缓牙槽脊吸收是种植牙的一大功能,你拔完牙不种骨头很快就没了,种了牙会保留牙槽骨的”,然而这个神话当我在东京第一次遇到D Tarnow 的时候被他戳破了。他当时举的一个例子就是正常的桥修复下的牙槽骨并没有因为没种植就吸收啊。
D.Tarnow 背后偶然打出的NO,正好被拍下来,这好像就是对坐在电脑后面的我说的一样(人丑马赛克隐去),他的这次演讲否定了我很多固有的错误观念。如果大家在国内有机会能听他讲这种两天的课程,建议一定去参加。
回到主题,这里我找了几幅图对比拔牙后自然愈合和植入种植体后拔牙窝的骨愈合,引自经常被提到的两篇文献报道,看起来就比较直观了(自己做的ppt的截图,字小请点图看)。
虽然是在狗身上的实验,但也清楚的展现出该吸收的种植体也留不住(如果感染就反而会丧失更多),不该吸收的,比如舌侧的骨板,种不种牙都不吸收(吸收很少)。
现在随着各种种植班的举办,大家慢慢接受了这样一个现实:种植牙,尤其是即刻种植(就是拔牙当天在那个位置种一个种植牙),并不会对牙槽脊的吸收起到什么阻拦作用。毕竟牙齿在的时候是靠着牙周膜悬挂在一圈束状骨之中,无论是牙周膜还是它所插入的束状骨其实都是牙的一部分,所以当牙要走的时候当然这些东西也会跟着消失。很多医师可以在病人的口内或CT上看到牙根的唇颊侧有时以及在骨外面了,然而并没有什么问题,其原因就在于还有一层薄薄的束状骨包绕其上,但在CT上很难看到。所以这一层天然牙自己家的薄如蝉翼的羽衣当然不会留给五大三粗的金属种植体来穿,因此我们今天只能在唇颊侧(尤其是美学区域)放些不可吸收的骨替代材料来遮羞。
那么到这里来说种植体不能延缓骨吸收,但是,在全口缺牙的患者中,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或者固定义齿又能延缓牙槽骨吸收!!
这话就要翻旧书堆(大多都是上个世纪的文献在讨论),说说戴用全口假牙(总义齿)的患者为什么牙槽骨会吸收。
拔牙后的剩余牙槽骨吸收有很多原因(剩余牙槽脊的形、质、量及肌肉附着,患者全身因素,如年龄,性别,钙磷代谢失调,骨质疏松等),但活动义齿尤其是总义齿的戴用所造成的咬合压力绝对是值得讨论的一个重要因素。
几个简单的证据可以证明:
第一:有学者发现白天和晚上都戴用义齿的患者,牙槽脊吸收明显高于只在白天佩戴义齿的患者。晚上让患者把牙泡在冷水里,是为了给他的牙槽脊一个休息的时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逃亡!小时都压着,是谁坚持不下去啊。
第二:上颌吸收少于下颌,对戴用总义齿7年者的观察发现他们上下颌的吸收量是1:4。其中一个原因是上颌总义齿的投影面积是下颌的1.8倍,同样的咬合力作用与上下颌时,各自承受的压强当然不一样。脸大者打着不疼!不信可以自测。(当然上颌更多的松质骨骨小梁传导和硬腭的支持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第三,有学者观察发现,戴用总义齿的下颌前牙区牙槽脊5年后吸收5.2mm,而戴用覆盖义齿(下面还有几颗牙支持的义齿)的患者则只有0.6mm。天塌下来有个儿大的顶着!最近总听这句话。
所以看来活动义齿,尤其是总义齿对牙槽脊的压力绝对是造成牙槽骨吸收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说到第三条的时候你也许就已经发现了,活动义齿下面有几个牙根或牙冠支撑变成覆盖义齿的话骨吸收就少,而种植体也是在义齿下面起到这种支撑的东西(广义上讲,种植支持的球帽,杆卡,还有最近几年流行开的locator固位的可摘义齿都属于覆盖义齿)。所以比起全口义齿,种植支撑的覆盖义齿或固定义齿的确又可以延缓骨吸收。
以上纯属个人杂谈,有谬误之处欢迎指正。
注意:1本回答不可以用作法律诉讼依据
2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参考文献(仅供专业人士查阅,对非专业人士仅供其浪费流量)
Winter C M, Woelfel J B, Igarashi T. Five-year changes in the edentulous mandible as determined on oblique cephalometric radiographs[J].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 (6):-.
Crum R J, Jr R G. Alveolar bone loss in overdentures: a 5-year study.[J].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 (6):-3..
Baat C D, Kalk W, Hof M V. Factors connected with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 among institutionalized elderly people[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 (5):-.
Araújo M G, Lindhe J. Dimensional ridge alterations following tooth extrac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the dog[J]. 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 , (2):
Araújo M G, Wennström J L, Lindhe J. Modeling of the buccal and lingual bone walls of fresh extraction sites following implant installation[J]. 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 , (6):
我以前做过烤瓷牙,钻牙的时候疼的我想死,光是听到那个嗡嗡嗡的声音都要吓垮了...最近在网上看种植牙好像不用钻,会疼的环节好像就是拔牙而已,所以有没有亲身经历的知友讲解一下?
知乎网友倪休休:身为一个口腔种植专业医生,觉得疼痛感完全不是选择的重点,现在的麻醉药都很棒,只要不想疼,打麻药就可以了。
按本人崇拜的老师的话,种植牙与传统烤瓷牙最根本的区别是种植体可以把咀嚼力传导到颌骨内,用进废退的道理大家都懂,这样种植区的颌骨可以维持理想的受力状态,保证颌骨健康,保证血流量,更厉害的优点是可以影响脑部血流量,防止老年痴呆(哈哈,虽然这个目前没什么科学依据,不过觉得很有道理,咀嚼的力量是可以传到颅骨的,现在也有口腔学者在做老年痴呆相关研究)。
如果是单颗牙缺失,需要磨两边的健康牙做烤瓷桥,两颗牙承担三颗牙的力量,虽然是有理论支持,但总觉得对健康牙还是有影响的。如果是游离端缺失牙(就是最后面的牙缺失),想做固定修复就只能种植,很多不正规的地方会做单端桥(就是靠前面一颗或几颗牙带最后面一颗)这样对健康牙会形成很大的杠杆力,非常不利于天然牙健康,这种设计不合理。
但是前牙区的种植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美学效果会不如传统烤瓷桥,但长时间效果看还是有促进颌骨丰满的优势,而且现在国内的前牙美学种植修复课题很火,有各种方法尽量完美修复前牙。
总之吧,个体情况个体分析,种植牙确实价格会贵不少,操作也复杂的多,但是个人觉得比传统修复烤瓷桥还是有很多优点,如果我自己父母需要的话肯定还是会选择种植,%零考虑。但是种植牙的后期维护也很重要,维护好用个几十年也不是问题,不是镶完牙就一劳永逸的,不好好维护也许几年就掉了,先说这么多,感觉现在大家对种植牙还处于好奇但不太敢做的状态,如果有需要都可以问我,一定客观给您答案,嘿嘿。
如果喜欢请点个赞,谢谢各位!
两颗种植牙的牙冠连在一起有什么问题吗?
我的左下两颗挨着的磨牙(大牙)都做了种植,结果医生给我做的牙冠是两颗连在一起的,而医生给我的唯一解释就是“牙冠连在一起可以减少食物塞牙”,但是我用着总觉得有点怪怪的,我想既然有两颗种植体为什么不分别做冠呢?请问这样有什么问题吗?
知乎网友wstcbh:好久没来知乎回答问题了,关于是做连冠还是单冠的问题的确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首先说为什么要把牙冠连在一起,以前做天然牙的时候,一个牙条件不好有点松,就把它固定到旁边的牙上,起到稳定的作用。就是人为把支持牙冠的牙根数目增多,类似当年曹操把船连在一起抵抗风浪的效果。
很多医生对种植牙也有这个想法,当然在以前多牙种植,而且用的是平面连接的植体时,为对抗侧向咬合力,连起来是有道理的。然而现在用的大多是锥度连接的植体,已经可以单冠对抗侧向力。
连冠还常常用在种植后即刻负重的病例,就是为了在种植体还没有和骨头长到一起前分散咬合力,减少微动。
但连冠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连冠下要留出足够空间可以清洁,患者清洁起来需要使用牙间隙刷,或超级牙线,有点费事,但不教患者就要把患者时常叫回来医生清洁,否则发生周围炎两颗植体都有失败风险。
还有连冠如果用粘接固位,可能会在连冠下有粘接剂残留,如果用螺丝固位,则一定注意被动就位,不要在上螺丝时造成连冠内的弯曲应力。
从远期效果来看,在近几年有美国学者发现,在不同平面的植体间用连冠修复的话,如果两颗植体相距不够mm则会有一颗植体发生边缘骨丧失,进而在粗糙颈部的植体造成周围炎。
综上所述,连冠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但一定掌握好适应证,并注意维护和修复设计细节。
现在我在做一个无聊的但必须参加的培训,所以有时间写这么多。暂时想到的就这些,欢迎补充指正。
知乎网友: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